吸煙危害較大,對于吸煙者本人及其身邊的人都是如此。這在多項科研結果中都有直接的證據(jù)。眾所周知,香煙中的有害物質主要以尼古丁、焦油以及一氧化碳為甚,尼古丁、焦油對吸煙者的呼吸道、肺部傷害極大。而這也為標榜低焦降害的低焦油香煙提供了市場?!暗徒褂汀?、“清香”、“淡味”乃至“中草藥”等創(chuàng)新技術,引領者煙草市場一波又一波的高潮。然而煙草新技術與吸煙危害的爭論,卻從未沒有停止過。
醫(yī)學界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吸煙者在抽“低焦”卷煙或普通卷煙時,吸煙行為有所不同,這種行為上的差異被統(tǒng)稱為“吸煙補償行為”。是指吸煙者通過品吸行為的改變,以更多或更少的攝入尼古丁含量。用手指和嘴唇蓋住濾嘴上的透氣孔,猛吸就是為了僧加尼古丁的攝入量。部分煙民在抽低焦油香煙時,往往會吸得更深,頻率更高。這些都是“吸煙補償行為”的體現(xiàn)。
其實煙盒上標注的焦油含量,雖然深受煙民朋友所關注,也是很多人選擇香煙的標準之一,但這僅僅是機器模擬吸煙行為測量的結果,既準確又有一定的誤導性。很多煙民都認為煙盒上寫明焦油含量10mg的香煙,其煙支中的焦油總含量就是10mg,殊不知這其實還與吸煙者的行為有關。
對此科學家、醫(yī)學家也是直言,“過濾嘴”、“降焦”技術,以及“清香”、“淡味”工藝,基本都是煙草公司為了其銷量的宣傳伎倆。這在相關的科學研究里也有直接證據(jù)。目前西方煙草公司已不再使用“低焦油”、“淡味”等宣傳詞語。由此可見,低焦油卷煙并不等于低危害,并沒有安全的香煙可言。想要追求健康的煙民朋友,還應及早戒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