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香煙網 > 煙草資訊 > 煙草知識 >

中國香煙的歷史 香煙的由來

來源: allsurfindustry.com 時間:2023-06-30 00:36:54 手機版
 
很多對于歷史感興趣的煙友,肯定都非常想了解一下中國香煙的發(fā)展歷史,香煙的由來,下面就由香煙網小編帶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中國香煙的發(fā)展史吧。

中國第一支煙


 

其實中國剛開始并沒有人生產香煙,中國第一支香煙于1897年(光緒二十三年)出現在上海,這是美國人菲利克攜帶來華零售的,品牌有“品海”、“老車”兩種,售價每支3文。隨著洋火的普遍使用,不久就席卷整個中國,到了1902年(光緒二十八年),中外合資的“北洋煙草公司”在天津開業(yè)。

隨后,美國煙草大王杜克家族的“英美煙草公司”也開始在中國銷售卷煙,覓地種植煙草。隨著煙草公司營運的成長,卷煙就成為一枝獨秀的消費品了。到了1905年(光緒三十一年),這是中國煙草史上最值得紀念的日子。日本華僑簡照南在香港創(chuàng)辦“南洋煙草公司”,中國人第一支擊敗洋煙的香煙制造出來。在他采取成功的行銷策略“中國人吸中國煙”之下,生產出國產的“雙喜”、“飛鶴"牌等品牌的香煙,奪回了長久以來淪陷于洋商的市場,打得英美公司的“三炮臺”、”派力”等名牌潰不成軍,奠定了中國人煙草未來發(fā)展的基礎。目前香港的“紅雙喜”生產廠家就是當年老廠。

香煙煙標開始形成


 

新中國成立初期,煙草產品主要以煙絲和70S平裝卷煙為主,煙絲包裝由手工完成,商標為方形小標。卷煙設備多為半自動簡易型平裝卷煙機和簡易型半自動直包包裝機,小包商標紙的一頭有一條約一厘米長的撕口,這是直包包裝時分開煙標的分煙針留下的;而且,當時的生產廠家等文字還是使用繁體字。

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使用新中國平裝卷煙機,條裝都是由手工完成,條裝商標貼在兩側的封口上。當時商標圖案設計簡單,套色少,印刷粗糙;小包內防潮使用簡單的防潮紙,保質期短。這一時期,全國煙草工業(yè)生產廠家開始實行“公私合營”,出現了“國營”和“地方國營”廠標,而且使用了簡體字,人民政府加大對煙草工業(yè)的投資、改造。商標印刷技術大大提高,多色套印使產品的商標更加精美。20世紀60年代以后,全國煙草行業(yè)實行“大聯(lián)合”,所有卷煙產品都以“中國煙草工業(yè)公司”標注,廠名印刷在封簽上或商標的側面上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時期,卷煙品牌很多都加上了“文革”題材,“一片紅”標相繼出現,很多都成為當今人們追求的珍品,特別是成套的“語錄”標更加珍貴。
 


 

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,國家逐步實行“改革開放”政策,煙草行業(yè)開始引進國外技術先進的卷煙設備,單機生產速度由1000支/份提高到3000支/份。同時,國產YJ13型包裝機等設備也相繼推出,卷煙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得到不斷提高。小包包裝由直式包裝改為橫式包裝(從煙標的外形及舊煙標上的折痕方向上可以分清,這也是我們常說的“平標”和“橫標”),條裝工藝由手工包裝改為機械化完成,包裝工藝實現了由小包機、小包透明機、條包機、條包透明機聯(lián)線生產,初步實現了包裝生產自動化,卷煙生產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。
 


 
在設計商標印刷方面,隨著彩色印刷技術的應用,商標圖案變得豐富多彩,更加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。由于當時是實行卷煙生產大聯(lián)合時期,各煙廠的品牌可以相互交流生產,因此,同一個品牌會由幾家煙廠共同生產;如上海廠生產的“大前門”牌香煙,可以看到沈陽卷煙廠、鄭州卷煙廠、天津卷煙廠等幾個生產廠家的煙標。

總結

煙標體現了中國煙草工業(yè)從手工作坊式工廠發(fā)展到今天工藝過程全面自動化的現代工業(yè)企業(yè)的歷史,同時也見證了從新中國的建立到改革開放全面展開的歷史進程。卷煙設備從半自動生產到引進國外先進技術、設備,再到消化技術實現國產化,這些方方面面都反映的是中國煙草工業(yè)的發(fā)展過程,同時作為中國工業(yè)的一個縮影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工業(yè)發(fā)展歷史。

以上便是由香煙網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中國香煙的歷史,香煙的由來!的相關信息,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內容請點擊:香煙發(fā)展簡史:從某種身份的象征到對香煙說“不”